8月17日,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在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上成功突破18兆帕压力大关,创下压气储能领域全球最高压力等级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这项技术同时通过了严苛的“双168小时”测试——连续168小时高低压循环和168小时超长保压验证。储气库日泄漏率小于千分之二,仅行业优秀水平的五分之一。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人工硐室储气成套技术,压气储能产业化进程迎来关键转折点。
深地110米的科技攻坚
在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,一座总投资近亿元的地下实验室默默书写着历史。这里是中国能建数科集团的创新重镇,全球规模最大、参数最高的人工硐室原位试验平台。
试验场内,两座超大型试验洞深埋于110米地层之下,最高试验压力可达20兆帕。平台具备“双洞”同步试验能力,规模和压力参数均居世界首位。
自2022年12月筹建,到2024年8月正式投用,这座深地实验室历经700余天建设,瞄准的是人工硐室型高压力、多介质、长周期气体存储的安全与经济性这一世界级难题。
试验平台配置了9000余个传感器测点,可同时采集声、光、热、力、流五大类数据。所有试验均在真实气压、真实地层、真实工况下进行,确保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。
测试结果显示,储气库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国际一流水平,创下“五项世界纪录”:超高压力、超严密封、超高可靠、超全感知、超高效率。
八年攻关:从学术构想到工程现实
攀登储能“技术珠峰”的道路充满挑战。中国能建首席专家万明忠指出:“需突破深地空间开发、高气压密封与长时循环工况等世界级难题。”
2022年起,数科集团投入62名研发精锐组成“攻关突击队”,联合长江设计集团、万华节能集团等50余名科研人员,组建跨学科高水平团队。
研发历程充满艰辛。试验需要完成数百组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,开展数千次密封材料测试;在鄂州、南通、铜陵三地试验基地完成20余组近百次中试模型试验。
经过系统总结各阶段成果,团队最终扎根长沙望城,建成世界顶级实验室,实现人工硐室核心理论从学术构想到工程实践的成功转化。
万明忠在发布会上强调,此次突破开创性地拓展了适应超高压、大波动条件下的深部地下资源利用空间,形成集高经济性、高可靠性、高建造效率、高运行可控“四高一体”的新型储气方案。
(节选)
原标题:央企突破压气储能“珠峰技术”
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k8凯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k8凯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k8凯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k8凯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k8凯发”,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:联系电话:0571-89719789;邮箱:1271141964@qq.com。